专家: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健康性
● 本报记者 欧阳剑环 彭扬
多位专家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宏观政策:积极应对多重冲击”分论坛上表示,专家增强从国内看,巩固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经济基础金融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恢复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体系态势在持续,但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稳定
专家表示,性健从全球看,康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常宽松等问题引发金融隐忧,专家增强应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巩固稳定性和健康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经济基础金融
稳经济系列措施落地见效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恢复今年以来,体系经济发展虽然遇到一定冲击,稳定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性健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在持续。
这离不开一系列稳经济政策的支持。付凌晖说,面对疫情冲击、市场需求不足情况,各地区各部门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投资和消费增长。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卫东认为,我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稳经济系列措施在加快落地见效。“有效需求恢复的态势将日益明显,工业增长动力、投资信心将继续增强,经济回稳、向上态势将不断巩固。”
建立维护稳定的金融长效机制
“从国内看,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积极因素累积增多,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但也要看到,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时期,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
宣昌能认为,加强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建设,保障其具有充足的损失吸收和资本重组能力,有助于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应落实主体责任,国内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建立完善的TLAC内部管理机制,制订中长期TLAC达标规划,确保2025年和2028年起分别满足TLAC监管要求。同时,推进TLAC工具的外源补充。统筹规划资本工具、TLAC非资本债务工具的发行。”宣昌能说,人民银行将持续抓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建立维护稳定的金融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 ·蓄势待发!建设银行获准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
- ·安倍遭枪击,台湾一些人慌了!
- ·岸田文雄提前返回东京
- ·iQOO 10系列官方预热泄天机:120W、200W闪充齐了
- ·宁愿烧掉也不给欧洲?俄罗斯每天烧价值一千万美元的天然气,梅德韦杰夫:价格还会涨
- ·通胀再传坏消息!美国二手车批发价正趋于回到创纪录水平
- ·华尔街一直忽视的风险——美国债务悬崖
- ·嘉楠科技Q4业绩电话会纪要:亚洲市场带动算力需求复苏 继续深耕人工智能芯片
- ·逸仙电商第三季度营收8.6亿元 净亏损同比收窄
- ·巧用“固收+”做好资产配置 新基华安招裕一年优势显著
- ·万科总裁祝九胜:本轮股权融资不是因为缺钱 重要考量之一是形成良好的资债结构
- ·第一现场丨安倍胸部中弹,现场人员紧急心肺复苏
- ·英特尔芯片代工业务负责人将离职
- ·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执行国家公务员工资待遇标准
- ·微软Windows在美国迅速“失宠” 市场份额跌至历史低点
- ·申华控股近13年扣非累亏42亿重组尚未结束 副总裁涉职务犯罪曾因违规拆借1.5亿被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