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遥不可及!高盛:美联储将不得不上调通胀目标
2%遥不可及!可及:美联储将不得不上调通胀目标
来源:华尔街见闻 韩旭阳
高盛及多位经济学家认为,高盛尽管通胀水平似乎的美联确在按照美联储的目标逐步回落,但如果美联储执意朝着2%这一目标前进,不得不上标将带来巨大的调通经济风险,把通胀目标提高到3%甚至更高才是胀目最的。
经济衰退的可及后果太可怕,美联储“曲线救国”可能才是高盛最佳策略。
上周四,美联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不得不上标美国10月CPI同比上涨7.7%,调通较前值的胀目8.2%大幅回落,为1月份以来的可及最低水平;核心CPI同比上涨6.3%,也好于市场预期的高盛6.5%,较前值6.6%回落。美联
疲弱的通胀数据大大鼓舞了市场情绪,当日美股指数纷纷创下2020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分析指出,支撑美联储继续激进加息预期的基石是美国通胀,若通胀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下滑,美联储放缓加息步伐的空间将更大。
然而,这也引发了许多经济学家更长远的思考:通胀水平似乎的确在按照美联储的目标逐步回落,但如果美联储执意朝着2%这一目标前进,将带来巨大的经济风险——实际利率的不断上升将使经济遭受显著破坏,并使公共财政恶化,风险资产也面临巨大挑战。
基于此,高盛和多位经济学家认为,美联储非常有可能将通胀目标调整到3%甚至更高。好消息是,高盛也预计核心PCE通胀将逐步下降,从目前的5.1%降至明年年中的3.5%左右,到明年12月降至2.9%。
美联储将上调通胀目标
如果美联储执意要将通胀率降至2%,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高盛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对于过去几个月市场一直争论不休的美国2023年的经济前景,10月核心通胀率的放缓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降低了最不利的粘性通胀和胀(6-10%)的风险。
高盛认为,鉴于大多数人都认为通胀率不太可能快速下降到2%,从维持就业水平或公共债务可持续性的角度来说,将G10集团的通胀目标提高到3-4%的范围可能会更加理想。如果通胀率在6-10%的范围内保持粘性,2%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高盛表示,因去全球化、投资不足、和制裁等因素,全球供给曲线目前已经向右平移,可能已经将定义潜在产出的通胀水平的供给曲线鞍点(临界点),从2%移动到3.5-5%的范围。
高盛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将经济放缓至潜在水平无法满足2%的通胀目标。随着供给曲线在负产出缺口水平上趋平,将通胀率提高到2%的产出和社会成本将不成比例地增加,为通胀目标水平的修正提供了理由。
高盛指出了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两难境地:要么保持通胀目标不变,经济和市场将遭受破坏;要么提高通胀目标,享受经济的短暂“黄金时代”。
基于实际利率水平,高盛认为,各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通胀和财政前景将出现显著差异,这将取决于G10集团央行坚持或偏离2%的通胀目标。如果实际利率显著降低(即G10集团央行在2023年第一季度暂停加息),将会出现:
实际经济增长反弹;G10国家通胀率放缓至3.5-5.0%的范围;财政状况转好,衡量一国偿还债务能力的指标——公共债务与其GDP之比下降;股市反弹,美元疲软;信贷息差收窄,资本流向新兴市场资产。
如果实际利率持续上升(G10集团央行持续加息,直到核心通胀率显著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
实际经济增长在2023年上半年崩溃;通胀达到但也可能低于2%的目标,财政状况恶化,公共债务与GDP之比上升;
在这种环境下,风险资产面临的挑战将持续下去,直到政策转向以稳定经济衰退。
对比之下可以发现,如果美联储为了遏制通胀而使实际利率持续上升,对经济的破坏性是非常显著的。
通胀率2%=失业率6.5%?
事实上,高盛并不是喊出“美联储需要降低通胀目标”的第一个声音。
今年9月,在发表在媒体网站的一篇专栏文章中,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 Jason Furman 通过总结三位经济学家的一篇论文指出,如果要将通胀水平降至2%,美国可能需要在两年内容忍近6.5%的高失业率。
这篇论文被称为是“2022年最可怕的经济学论文”。论文指出,劳动力市场仍然非常紧张,潜在的通胀率非常高并且可能会继续上升,而且需要数年的高失业率才能控制通胀。
具体来看,Furman 表示,如果失业率符合FOMC在6月份的预测中值,即失业率将上升至4.1%,那么到2025年底,通胀率仍将在4%左右;届时,要使通胀率降至美联储2%的目标,2023年和2024年的平均失业率需要达到6.5%左右。
目前美国的失业率为3.7%,假设美国劳动力适度增加,换算成绝对数字,到2024年6.5%的失业率意味着失业工人数量将达到1080万,比今天的600万激增80%。
Furman 认为,通胀率稳定在3%可能比稳定在2%更健康。因此,尽管对抗通胀应该是美联储目前的首要核心任务,但其应该在某个时候重新评估这场斗争中“胜利的意义”。
11月4日,TS Lombard 首席策略师 Steven Blitz 也在报告中指出,美联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经济衰退,但这一切都不会改变其即将采取的行动。然而,对就业的冲击意味着,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将面临巨大的调整,“我一直认为美联储最终会将通胀目标提高到3%”。鲍威尔无法像沃尔克那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率。
预计美国通胀率明年将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好消息是,高盛预计美国通胀率在明年将显著回落。
高盛经济学家 Jan Hatzius 等在周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核心PCE通胀将逐步下降,从目前的5.1%降至明年年中的3.5%左右,到明年12月降至2.9%。
高盛的预测主要基于三个原因:
一是商品部门供应链短缺的缓解;二是住房通胀在重新开放后达到顶峰;三是劳动力市场持续再平衡推动工资增长放缓。
首先,高盛认为,供应链中断和航运拥堵在2022年将显著缓解,汽车和消费品库存已从极度低迷的水平反弹。半导体的供应改善尤其显著,汽车微芯片出货量目前比2019年高出42%——这已经促使二手车价格指数下降了5%,高盛预计到2023年还会下降15%。
另外,高盛预计新车价格也将开始下降——反映了芯片供应的增加,以及新车价格不再比二手车便宜。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美元走强,也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动核心商品通胀走低。
高盛预计核心通胀下降的第二个原因是住房通胀将在明年春天见顶。美国租房市场的强劲需求已经引发了供应面的反应:100万套公寓正在营造中或获得许可,创下自1974年以来最高水平。高盛认为,因此出租房的空置率开始反弹,可能在明年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第三个原因是工资增长放缓。高盛预计到2023年底,这将减轻服务业通胀的上行压力。劳动力市场的再平衡已经在降低工资增长,特别是在零售和休闲等就业差距大幅缩小的行业。高盛预计,到2023年底,工资同比增幅将下降1.5%至4%,有助于减缓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通胀。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认为明年核心服务业通胀率只会温和下降,到明年12月仍将保持在4.4%的高位。这反映出,今年晚些时候住房通胀将有所放缓,但增速仍在上升,同时医疗保健通胀将全面上升,美国联邦医疗保险费用可能出现至少15年来的最大涨幅。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
梅西将迎卡塔尔世界杯首秀:这是我最后一届世界杯1月新增居民存款超6万亿创新高:超额储蓄从哪来,有望向哪释放上海亚虹董事、高管亲属频繁短线交易 两员工合计自罚45万元融创南宁凤屿湖项目获5100万元“保交楼”新增配套融资,为广西首例快讯!俄媒: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团抵达扎波罗热核电站大连海关查获一起伪报品名走私燃料油案 案值27亿元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LLP减持龙源电力约219.16万股 每股作价10.7港元信贷“开门红”背后,资金端给了哪些暗示2022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游戏时长与充值双降,游戏沉迷问题进一步解决受三星电子SK海力士减少进口影响 韩国自日本进口晶圆同比大减
- ·南海某海域,多艘舰艇跨昼夜全训考核!
- ·卡塔尔财团据报即将提出收购曼联足球俱乐部
- ·中泰国际:重申新天绿色能源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5.58港元
- ·收评:创业板指涨超1% 消费板块全天活跃
- ·重磅 | 央行、银保监会信贷工作座谈会聚焦楼市,一大波利好政策正在路上
- ·谷歌答错一道题损失万亿市值 ChatGPT跟随者难题多多
- ·高盛:维持微盟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6.9港元
- ·朋友圈疯传“房贷还到80岁”,究竟是咋回事?
- ·二季度国内核电机组WANO满分比例超美俄法韩等国
- ·交银国际:维持广汽集团买入评级 目标价9.38港元
- ·中国人寿:1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2021亿元
- ·花房集团委任赵磊为首席财务官
- ·多项目触发积分摇号、开盘即售罄,上海新房市场量价回升
- ·哀悼!A股公司创始人去世!10倍大牛股突然崩了!连续8个20cm,中航电测仍在“飞”!
- ·开明投资1月末每股综合资产净值约为 0.073 港元
- ·上任不到两年的董事长突遭调查,犯了什么事?川能动力董事长张昌均的突然异动,投资者摸不着头脑
- ·东方雨虹:全力以赴,勇毅向前
- ·福特抛售电动汽车制造商 Rivian 股份,持股降至约 1%
- ·多地披露1月财政收入:有的下降超一成有的增收近四成
- ·Argus:上调优步目标价至43美元 预计今年乘客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 ·多地挂牌第五批土地出让,土地出让模式从集中出让转向常态化
- ·极氪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30亿美元
- ·经济学家预计欧元区通胀率到2025年仍将高于欧洲央行目标水平
- ·本周新发基金31只:涉及易方达华夏博时华宝等26家基金公司pk 刘自强、纪文静、董晗、林国怀、李游等竞技
- ·尾灯无法点亮,特斯拉在美召回超32万辆汽车
- ·原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出资5千万美元再创业,称要打造“中国OpenAI”
- ·《阿凡达:水之道》定档12月16日:这些公司股价上涨,大片能否救市?
- ·新开户早已叫停!这家券商正式官宣,即将关停内地客户港美股账户!其他机构会跟风吗?
- ·百度 Apollo 牵头,行业首个自动驾驶《线控底盘》系列团体标准发布
- ·亏损882万英镑,贝克汉姆投资的电竞公司只做到了“降本”
- ·金融活水如何流向乡村振兴?大咖们这样说
- ·国家药监局公布51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欧莱雅、兰蔻、申强、艾娜斯、帝臣、兰姿、缔妆殿堂等上黑榜(名单)
- ·两市震荡攀升 25亿主力资金流向酿酒行业!
- ·绿十字制药IPO:2款产品被调出医保目录,单品销售下滑50%,新媒体推广费大幅增长,被关注是否符合行业特征
- ·韩媒:应美国等国要求,安理会将开会讨论朝鲜发射弹道导弹
- ·裕元集团午后活跃升超5% 机构指纺企订单有望逐步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