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多家小股东欲清仓退出,信托牌照不香了吗?
年内多家信托公司小股东意欲退出更多是年内小股东出于自身考量,毕竟现在各个行业都在聚焦主业主责,多家东尤其是小股信托一些实业企业需要缩减非核心业务范围。
又见信托公司小股东意欲退出。清仓北京产权交易所近日披露一则股权转让信息,退出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攀钢成都公司”)拟公开转让其持有的牌照中铁信托0.826%股权,转让底价10832.15万元。不香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今年以来,多家东多家信托公司的小股信托国资小股东拟清仓减持其持有的股份。
分析人士指出,清仓年内多家信托公司小股东意欲退出,退出一方面是牌照在聚焦主业的大背景下,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不香话语权又相对较弱,所以选择退出;另一方面是年内当前国内信托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期,可能不符合小股东此前所设定战略投资意图而及时止损。
小股东拟清仓退出
从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的信息看,攀钢成都公司拟清仓转让中铁信托股权。挂牌转让的0.826%股权是攀钢成都公司所持有的中铁信托全部股份。如果股权顺利转让,攀钢成都公司将退出中铁信托股东之列。
除中铁信托外,西部信托也收到小股东清仓减持意向。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全资子公司宝鸡石油钢管有限公司拟以底价1190万元挂牌转让其持有的西部信托全部股权(占比0.18%)。
不单单是中石油全资子公司清仓减持信托公司股权,中海油全资子公司也拟清仓所持信托股权。8月29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中海石油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底价2.65亿元,转让所持有的北方国际信托全部3889.2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3.89%。
更早前的7月8日,中国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煤能源公司”)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将其持有的中诚信托全部3.3921%股权挂牌招商。今年5月底,北京银保监局批复,同意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将其持有的金谷国际信托1.46%股权转让给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北京宏达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的北京国际信托1.64%股份将于10月20日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起拍价约2.25亿元。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铁信托、西部信托、北京国际信托、北方国际信托、中诚信托、金谷国际信托等十余家信托公司有股权调整动向,其中绝大多数小股东拟清仓退出。
信托转型持续深化
钢铁、能源等国资企业为何在今年集中清仓信托股权?中煤能源公司曾表示,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更好地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国家战略。
用益信托资深研究员帅国让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指出,年内多家信托公司小股东意欲退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其一,小股东自身战略调整有关,优化调整资本布局,聚焦主业;其二,当前国内信托业正处于深度转型期,风险项目仍然在出清中,不少信托公司经营业绩下滑显著,信托业已今非昔比,可能不符合公司战略投资;其三,在信托公司具体事务方面,小股东话语权相对较弱,无法参与更加深入的经营(因而退出)。
资管研究员袁吉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年内多家信托公司小股东意欲退出更多是小股东出于自身考量,“毕竟现在各个行业都在聚焦主业主责,尤其是一些实业企业需要缩减一些非核心业务范围”。
袁吉伟表示,疫情持续反复、国际环境复杂,加之部分行业领域过往加杠杆过高、经营粗放,还有部分信托公司业务管理和风险防控水平仍有待提升,导致信托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过程中,短期创新转型升级仍会持续,个别信托公司实业背景小股东仍有可能调整股权投资策略。
帅国让也指出,伴随着信托业务细分发展的进一步深化,股权转让的趋势可能还会持续;因每家信托公司的股东背景、资源禀赋及战略布局不同,会造成转型成效差异化,“预计未来行业间的分化可能会愈加显著,市场出清是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对信托业未来长久健康发展并没有坏处”。
袁吉伟预判:“总体来看,信托公司正处于业务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塑造新的商业模式,专业性水平会越来越高,分工和定位会越来越明确,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会更加突出。”
来源:天下银保
- ·“网红”基金“掉粉”:2022上半年,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持有人降低百万户
- ·去年CPI涨2% 内需开启复苏进程
- ·光大:CPI数据同比增幅回落 黄金强势上攻
- ·波兰2022年12月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6%
- ·三甲医院医保飞检曝出重重问题,原院长涉嫌受贿3000多万,心内、骨科成监管“风暴眼”
- ·中金:美国通胀环比转负,市场积极窗口仍在
- ·法国乳制品行业要求立即涨价 涨幅或达15%至20%
- ·白酒教父吴向东推珍酒李渡赴港IPO,最贵光瓶酒成白酒业网红
- ·皇庭国际为深圳核心商圈资产觅得下家 喊价曾近75亿元
- ·稳经济!深圳亮出阶段性组合拳
- ·内地香港通关重启 这三年,他们的变化与期待
- ·新春购物迎高潮,消协给您提个醒
- ·河南安阳一厂房火灾致38人死亡 应急管理部部长率工作组赶赴现场
- ·债务上限危险迫近,美国财政部要“避险”,美联储紧缩可能“躺枪”
- ·会员投屏加门槛 平台用户都叫苦
- ·85后年轻人成了养老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