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首次实现100公里量子直接通信,有助城际量子直接通信
记者 / 王蕙蓉
近日,清华清华大学团队首次实现通信距离达到100公里的首次实现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这是公里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量子直接通信距离,有助于实现无中继条件下城际量子直接通信。量直
2016年,接通际量清华大学和山西大学联合团队完成了量子直接通信的助城直接第一个实验演示。三年后,通信龙桂鲁教授团队和清华大学电子系陆建华教授团队合作,清华成功研制了国际上第一个量子直接通信系统,首次实现实现了1.5公里光纤距离下50bps(比特/秒)的公里安全通信速率。他们还曾在中关村论坛(中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量直国家级平台)发布世界首款实用化量子直接通信样机,实现了10公里光纤中4kbps(千比特每秒)的接通际量传输速率,并将通信距离进一步提升到18公里。助城直接
此次,通信龙桂鲁与陆建华教授团队设计和实现了一种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清华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量子直接通信距离首次达到100公里,可以在无中继条件下实现城市之间的点对点量子直接通信,同时可以支撑基于安全经典中继建立的广域量子网络的一些应用。相关成果发表在《Light-Science Applications》期刊。
实验装置,图片来自论文在以往的系统中,抽样检测和信息传输均采用相位量子态。此次,清华团队研发的新系统采用相位量子态和时间戳量子态的混合编码。时间戳量子态可用于抽样检测,大大降低噪声影响,通信依然采用具有自补偿性能的相位量子态。因此,新系统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极低的本征误码率(即没有窃听时的误码率),结合具有更强纠错能力的极低码率LDBCH编码,有效提高了安全通信容量、距离和速率。
此外,新系统在50MHz(赫兹)激光脉冲频率下将最大可容忍损耗从5.1dB(分贝)提升到18.4dB,在商用低损耗单模光纤中的最远通信距离达到100公里,突破了之前18公里的最长距离。其通信速率也得到了提升,在30公里光纤距离下通信速率达到22.4kbps。同时,该系统在激光脉冲频率上还有提升空间,相应的通信距离、速率将有望进一步提升,满足部分场景的应用需求。
清华大学张浩然(导师王崇愚院士)、孙臻(导师陆建华院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物理系龙桂鲁教授和信息国家研究中心殷柳国研究员为共同通信作者。
- ·上海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中国水下考古再添历史性突破
- ·过度商业化的知乎,正在背离价值观根基
- ·北京今日0时至15时新增本土感染者2例 详情发布
- ·又一地出手“矫正”,“自保互保”玩不下去了?
- ·银保监会: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 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
- ·欧股主要指数普遍收跌 英国股市今日休市
- ·山姆促销员因上厕所被辞,人社局介入
- ·财政部:八个方面发力 支持稳住经济大盘
- ·经济日报:国产手机创新谋高端
- ·威马资本局:亏损53亿、外债90亿,上市搏一把?
- ·福特汽车CEO称将改革商业模式:削减广告支出,重设经销商网络
- ·再鼎医药涨9% 宣布肿瘤电场治疗联合标准化疗作为胃癌一线治疗的2期临床研究EF-31达到主要终点
- ·吕建明扩张尚未收效涉信披违规遭立案 通策医疗净利下滑16.9%市值蒸发894亿
- ·海安农商行VS昆山农商行 江苏A股农商行第七席花落谁家
- ·印尼已向18家公司发放棕榈油出口许可证
- ·5月非农就业超预期,美联储6月加息50个基点概率达99.3%!三大指数齐跌,特斯拉跌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