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期间网购退款与刷单返现欺诈多发,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
统筹丨马春园
“双十一期间,双十一我们每天都会收到一些消费者的期间欺诈反馈,他们遭遇了欺诈风险导致财产受损,网购希望我们尽快拦截转账资金。退款”一位银行信用卡部门风控人员向记者透露。刷单
在她看来,返现尽管这些欺诈手段并不复杂,消费主要是何自己兼职刷单返现欺诈、不法分子假冒客服人员谎称网购商品退款理赔(或个人账户被别人冒用申请贷款)实施欺诈,保护但仍有不少消费者受骗上当。双十一
记者获悉,期间欺诈“双十一”期间涉及网购退款与刷单返现的网购金融欺诈行为依然较多,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退款个人信息保护依然不够严谨,导致不法分子可以轻松“购买”大量个人信息实施欺诈;二是刷单部分消费者要么对不法分子的恐吓话术心存顾虑,要么贪图小便宜,返现容易掉入欺诈陷阱。
“双十一期间,我们发现一些消费者平时也接触过不少反诈知识,但在实际场景下,他们反而会听信欺诈分子的话术,未能及时识别其中的金融欺诈套路。”上述信用卡部门风控人员表示。
三是有些消费者往往心存侥幸心理,误以为听从不法分子的建议进行操作,可以快速规避账户被冻结风险或快速拿回自己本金,最终一步步掉入更大的欺诈陷阱。
针对“双十一”期间涉及网购退款与刷单返现的金融欺诈行为频发,越来越多金融机构除了加大反诈知识普及宣传,还致力于加强内部管理与配合相关部门打击欺诈组织,尽可能降低欺诈行为发生概率。
一位金融科技公司高层向记者透露,近日他们升级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举措,包括利用AI科技加强数据安全(Security)、反欺诈保护(Safeguard)、打击金融黑产(Strike)等,为消费者搭建全方位的资金安全防火墙。具体而言,一方面严格遵循数据使用最小化原则、用户知情及可选原则、最强用户隐私保护及数据安全原则,明确数据使用、存储、传输场景的规范操作,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防护与治理体系;另一方面针对当前仍然频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现象,加强智能化的应用,通过行为数据抓取,针对平台潜在的诈骗行为进行全流程、多节点的用户提醒劝阻和智能拦截。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阻止大约3.6万名用户被诈骗,累计避免用户损失金额超过3.5亿元。
“更重要的是,我们构建了包括约 5 亿个节点的复杂网络,借此分析和计算每个用户与黑名单和欺诈团伙的关联程度、多个订单之间的关联程度,判断风险的高低,及时洞察发现黑产组织行踪并收集相关证据,配合警方等相关部门从严打击黑产组织,因为这些黑产组织除了怂恿借款人恶意逃废债,还是将个人信息倒卖给不法分子实施欺诈的一大重要源头。”上述金融科技公司人士向记者指出。
在他看来,金融机构增强个人信息保护,主要起到压缩不法分子获取个人信息实施诈骗的范畴,但要彻底打击各类欺诈行为,还需要金融机构加强智能拦截与提醒劝阻,以及配合相关部门“严打”黑产组织与欺诈组织,大幅提升他们的犯罪成本,令他们投入产出比大降,最终迫使他们“离场”。
多位金融业内人士指出,除了金融机构持续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与配合严打欺诈组织,个人消费者平时也要做好三件事,不让欺诈分子有机可乘。
一是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目前一种新迹象,是不法分子往往会专门收集快递包裹上的个人信息,作为他们实施刷单返现欺诈、虚假投资欺诈的重要“客源”。但在现实场景下,很多消费者不大注意自己快递包裹上的个人信息保护,随意处理这些快递包裹,被欺诈分子容易收集到大量个人信息。
二是务必做到兼听则明,即使消费者第一时间未能识别欺诈风险,但当不法分子以各种理由要求你“不要与其他人联系”时,你必须立刻给自己提个醒,自己可能已经掉入欺诈陷阱——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欺诈行为最害怕受骗者与其他人联系,一下子就会恍然大悟发现欺诈骗局。
因此,当不法分子要求你“不要与其他人联系”时,你要“反其道行之”,多与身边朋友家人沟通,请他们协助判断你是否掉入欺诈陷阱。
三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贸然转账与泄露个人账户密码等信息。因为欺诈行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骗走你的财产(甚至让你贷款,再把贷款资金骗走)。所以只要消费者坚决不转账,坚决不泄露个人账户密码,坚决不做任何贷款申请,欺诈分子就“拿你没辙”,最终原形毕露。
若消费者自己对是否转账“犹豫不决”,宁可给自己“添麻烦”,也一定要跑到银行柜台先征求专业人员的意见,也不能贪图“方便”,直接开展互联网转账或贷款。
- ·世界杯场内开踢 鹿晗、武大靖等百位大咖场外抢座解说台
- ·日本制铁公司一工厂多次排放有毒氰化物并隐瞒泄漏情况
- ·8月19日保险日报:上市险企前7月保费出炉,银行系险企盈转亏利润蒸发80亿
- ·银保监会刘智夫:下半年将持续加强理财业务日常监管与风险防控
- ·“保交楼”再迎新政,央行2000亿元无息贷款支持计划正在路上
- ·“妖股”失宠之后,母公司向尚乘数科注入5亿美元酒店物业资产
- ·“包租公”潘石屹愁租,SOHO中国出租率跌至80%,5个月卖出32套房
- ·巴菲特“秘密投资组合”曝光!加仓微软原因是什么?
- ·泽达易盛(ST泽达)股票索赔:涉嫌欺诈发行 投资者索赔须知
- ·盘中跌停!跨界开发锂矿协议突然黄了,宋都股份股价此前连续3天大涨
- ·大市仍在反复待变,留意法兴恒指牛64326/购12563、美团购15350
- ·久泰邦达能源发布中期业绩 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369.1%
- ·高瓴老板那句“做时间的朋友”,只是讲给它的投资人听的,散户就不要入戏太深了
- ·大摩:维持吉利汽车增持评级 目标价22港元
- ·光大期货【锌】:整体现货端维持高升水格局
- ·外交部谈阿桑奇:若触犯美国利益,人权和新闻自由会被无情打压
- ·央媒重磅发文!A股跳空低开,下跌原因找到了,5个!
- ·黄金交易提醒:美联储官员“鹰气逼人”,美元“王者归来”黄金多头危险了!
- ·茶颜悦色因南京门店风波致歉,火爆背后是否存在饥饿营销?
- ·从“无名之辈”到“明日之星”,得钙钛矿者得“涨”声?
- ·亚洲发往美国集装箱运输量连续3个月同比降低,玩具、服装等品类跌幅居前
- ·河北邢台:将存量商品住房作为筹集安置房和保障房的重要渠道
- ·印尼野心勃勃!拟征收镍出口税 希望特斯拉在印尼造车
- ·H1现金流大降300% 消费电子收益腰斩 大族激光连遭减持
- ·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发布会举行
- ·广发期货PTA日评:油价偏强但PTA弱预期下 短期或有支撑但反弹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