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达:去年新增收购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近500亿元
3月29日,中国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信达”)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信达新增报告期内,去年权资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收购收入总额977.31亿元,同比降幅为2.4%;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净利润120.62亿元,金融同比降幅为9.0%;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ROE)7.15%,类不良债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84%,产近保持同业领先水平。亿元
截至2021年末,中国中国信达总资产规模约1.56万亿元,信达新增较上年末增长3.04%。去年权资中国信达称,收购报告期内主业优势继续巩固。金融截至2021年末,类不良债不良资产经营板块总资产9974.93亿元,产近收入总额770.90亿元,税前利润141.94亿元,在集团总资产、收入总额和税前利润中的占比分别达到63.8%、78.9%、73.2%。
报告期内,中国信达深耕金融不良资产市场,加大收购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力度,着力提升不良资产经营专业能力和处置效率,助力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在坚守不良资产主战场方面,中国信达拓宽收购渠道。2021年,中国信达新增收购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485.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5%;拓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全年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110.2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18%。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信达持续推进互联网营销模式,搭建起多平台、多渠道的线上资产处置营销推介体系,2021年通过互联网拍卖平台成交470笔,成交金额276亿元。
在开展问题企业救助纾困方面,中国信达通过兼并重组、破产重整、夹层投资、过桥融资、阶段性持股等投资银行手段,参与危机企业救助和大型企业集团风险化解;同时开展资本市场纾困,化解企业违约债及上市公司退市风险。2021年中国信达发起设立100亿元规模的危困企业投资基金,以共益债形式解决破产启动难问题;投放11个困境企业再生项目,总金额30.24亿元。
另外,中国信达对部分发展前景良好、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降低实体企业杠杆率。2021年,中国信达新增投放债转股项目6个,项目总金额21.2亿元,债转股资产收益119.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68%。本轮市场化债转股以来,中国信达已落地25个项目,落地金额260亿元。
截至2021年末,中国信达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22%、14.08%、16.18%,均满足监管要求。
- ·蔚来-SW于8月交付10677辆汽车 同比增长81.6%
- ·旭辉控股推动组织变革被误传“大裁员”?“示范房企”逆境中生存的无奈
- ·房产经纪人生存报告:高学历占比逐年提升,本科以上占13%
- ·受贿超1亿 贵州茅台公司原副总经理杜光义一审被判无期
- ·人工智能训练师:让机器更“懂”人 让产业更智能
- ·消息称特斯拉已经开始解雇一些小时工
- ·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 ·上海人才特殊支持举措使“海归”落户更便利 专家:应继续出台配套措施
- ·印度“ThePrint”新闻网:“误译”将外交接触变成言辞交锋
- ·广西一被告方律师在法院门口遭原告方殴打,律协已介入维权
- ·英国首相约翰逊访问乌克兰基辅
- ·与蚂蚁财富合作开展线上投资顾问业务时违规 申万宏源被责令增加合规检查次数
- ·社论:筑好护城河,打好攻坚战
- ·让房地产行业回归正常
- ·广发银行发布贬损女性广告被罚款30万,广告公司不服诉至法院被驳回
- ·丰田官宣停产,多厂商被迫“放假”